特写丨用中文架起中美人文交流之桥

小刘

新华社华盛顿4月21日电 特写丨用中文架起中美人文交流之桥

特写丨用中文架起中美人文交流之桥
(图侵删)

新华社记者许缘 邓仙来

跳完名为《小城谣》的中国舞后,身着粉色汉服长裙的索菲亚蹦蹦跳跳回到妈妈身边,神情略显羞涩却又带着一丝骄傲。“你跳得真棒!”妈妈向索菲亚竖起大拇指。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0日举办名为“中文:架起文明互鉴桥梁”的国际中文日主题活动。来自华盛顿地区、纽约州、犹他州、明尼苏达州、特拉华州等地近400名中文学习者、教育者、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来到使馆,体验书法、诗词、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聆听中国书法绘画文化讲座,表演和欣赏各类才艺。

索菲亚来自特拉华州,今年11岁,已学习中文7年。她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学习中文是“非常棒的体验”。索菲亚的妈妈米歇尔认为,未来中文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商业领域。她说:“学习中文能给我的孩子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在当天众多表演节目中,汉服秀是重头戏之一。来自纽约州长岛市友谊学院的10余名教师和学生身着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代表服饰,为大家展现中国服饰文化。他们有的手执莲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情怀;有的轻摇折扇,演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儒雅、谦和”的独特气质。

罗斯在当天的演出中扮演一位中国唐朝文人。罗斯从六年级开始学习中文,已经学习5年中文。在学习过程中,罗斯不仅对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还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汉服是他最喜欢的中国文化元素之一。罗斯说,通过汉服表演,他了解了汉服中交领的样式和腰带的系法,同时感佩于汉服对整个亚洲服饰文化的深远影响。

友谊学院中文教师杨行向记者介绍,学院每年都会在纽约华人聚居区法拉盛宣传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每次都能吸引数千人观摩欣赏。她认为,中文和中国文化在纽约地区非常流行,中文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前景也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作为教师,杨行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后能够为中美关系和中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沈雪松在当天的活动中表示,中美关系虽经历跌宕起伏,但两国人文交流、文明互鉴始终没有中断;希望继续通过在美中文教育架设沟通桥梁,通过文明互鉴系紧两国人文交流的纽带。

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执行总裁马蒂·阿伯特在致辞中说,学习中文是大家作出的最好选择,希望中文学习者特别是年轻学生都能坚持下去,通过学中文走近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成为美中人文交流的使者。

虽然索菲亚和罗斯已学习中文多年,但还从未到过中国。他们都迫不及待想实地了解中国。索菲亚说,她最想去北京,因为“我听说那里种满了鲜花,特别漂亮”。

尼娅在华盛顿一所高中学习中文。她将在今年5月底前往云南师范大学交流访学。这是她首次去中国,她对此十分期待:“作为一个美国人,中国将在我的人生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参与记者:胡友松)

百岁叶嘉莹在直播间分享生日心声,与281万抖音网友共读《诗话人生》

万人说新疆|用艾德莱斯旗袍 绽放中国美_1

交通管制公告,请过往车辆提前做好出行规划

公司风向标|运用智慧数字技术,山航开启“手机下单”模式

重庆市奉节县文旅委获全国文旅系统先进集体表彰殊荣 奉节县深度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六张旅游名片 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和良好成效

品年味 赏年俗 孩子们花样“忙年”

《人民的小康》今晚播出第一集《一诺千钧》

92年姑娘12元捡漏限量宝马车,淘宝回应:不是诈骗,是你真走运

“李雪芮杯”迎来“十岁生日”

中国警察无人巡逻小分队上岗 机器狗 无人艇 无人车亮相乌镇 网友:天网照进现实 未来已来!

电视剧《燃!沙排少女》插曲《爱恋素描》上线

乌外交部:乌美在沙特的技术性谈判将讨论停火细节

特写丨用中文架起中美人文交流之桥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企业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