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都江堰“化解”多年不遇洪峰

小刘

新华社成都7月27日电 题:千年都江堰“化解”多年不遇洪峰

千年都江堰“化解”多年不遇洪峰
(图侵删)

新华社记者高健钧

自从今年7月进入主汛期,四川省汛情不断,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经受巨大考验。7月11日刚刚经历三年不遇的洪峰过境,25日,由于暴雨骤降,上游水库加大下泄流量,都江堰渠首又遭遇十年来最大一次过境洪峰。

26日,记者在都江堰金刚堤上看到,岷江水一泻千里,汹涌向前,至鱼嘴处,滔滔江水便一分为二,此后水流趋缓。

据介绍,25日凌晨4时左右洪峰过境时,都江堰渠首管理处水闸管理站将渠首闸群21孔闸门按照预案全面开启,让洪水沿这座千年水利工程自然下泄。

都江堰鱼嘴正在进行分洪。(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供图)

“过境洪水在都江堰以‘四六分洪’的传统态泄洪。”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负责人李劲说,都江堰鱼嘴形的河堤,将奔涌而来的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窄而深,经宝瓶口被引入成都平原;外江宽而浅,起到泄洪排沙作用。丰水期时,岷江水位上升,约六成江水入外江,约四成江水入内江,防止汛情发生。而枯水期恰恰相反,内江得水六成左右。

据了解,虽然始建年代十分久远,都江堰至今仍照常运转,发挥着巨大的水利综合效益。四川水利专家谢羽介绍,都江堰肩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1150万余亩农田的灌溉,为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提供用水,并为防洪、发电、养殖、种植、旅游、环保等提供相关用水服务。

此次洪峰过境,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利用“数字孪生平台”,对洪峰过境进行的数字预演分析,也在防汛抗洪中发挥重要作用。记者在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看到,液晶显示屏上不仅显示了岷江和都江堰各个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各类水情监测数据和计算分析也一目了然。

李劲介绍,在各个部门进行防汛会商前,“数字孪生平台”结合采集的数据,形成了一整套应对方案,并进行模拟推演,为防汛工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结合历年调度经验,制定了最终的泄流流量和具体应对方案,成功抵御了此次洪峰。”李劲说。

学习语|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

礼嘉山城步道投用60辆共享单车 网友要的路线图来啦

第十一届浙江电影“凤凰奖”颁出 影片《热烈》成最大赢家

星巴克入渝15年:独具特色的“重庆味道”

枣庄高新区:萌娃“探”警营 “警”彩入童心

我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新华全媒+丨中亚班列(武汉)实现常态化开行

台风橙色预警拉响!今天中午前后,将在这里登陆

守住“冀”忆|巧手剪“哪吒”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2021年“创客中国”大赛重庆赛区五星服务——精准辅导培育活动:两项目中专家掘到宝贝

首届皮肤科中青年医生创意科普论坛在京举行

情怀终难续命,唯有敬畏可见未来

千年都江堰“化解”多年不遇洪峰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企业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