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2
昨晚(18日),上海民族乐团《共同家园》音乐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这次演出是应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组委会之邀来参加亚洲文化展演,这也是《共同家园》音乐现场自2018年11月上海首演以来,首度走进高校并与北京观众见面。演出现场,竹笛、二胡、琵琶等观众熟悉的中国民族乐器,与来自五大洲的世界民族乐器碰撞出全然不同的音乐体验。在一首首精心编创、风格多样的原创曲目中,观众既能欣赏到日本尺八、亚美尼亚管、南亚塔布拉鼓苍茫的远古之音,也可感受手碟、电声乐队等现代乐器的时尚气质,更能在二胡与马头琴、琵琶与西班牙吉他、阮族与俄罗斯三角琴乐队的对话中,体会世界各民族音乐多元交融。上海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王音睿:《天籁》这首曲子,用中国的传统的五弦琵琶和印度的塔布拉(鼓)进行一个交织,然后演奏一种印度风格的乐曲,传递出来的声音观众肯定会大吃一惊。整场演出最吸引人的当属中国琵琶和西班牙吉他一起合作的《踏浪》,一中一西两种弹拨乐器伴随着热烈的弗拉明戈舞蹈,掀翻了全场。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俞冰:这首曲子琵琶没有失去它的东方韵味,吉他也没有失去弗拉明戈的特色,我们作了一首具有东西方融合特色、共同呈现的(音乐)。西班牙吉他演奏家大卫胡尔贝贾斯贡:我喜欢中国,中国人民很热情,食物很好吃,这个很重要,还有音乐,我从中国音乐中学到了很多。来自奥西波夫俄罗斯民族乐团的四位小伙子和上海民族乐团的五位姑娘合作了一首《相遇》,这首改编自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卡琳卡》的乐曲,勾起了观众们的回忆。俄罗斯多姆拉琴演奏家叶甫格尼沃尔奇科夫:实际上每一个国家的民族乐器都有自己的声音特色,那么多姆拉和中国的阮组合之后出来了比较有意思的新的声音。上海民族乐团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大型民族乐团,这次最新创作的《共同家园》音乐会尝试突破传统的“民乐”定义,将中国民乐置于“世界音乐”语境之中。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用民族乐器跟世界民族乐器的深度融合,交流碰撞,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就是真的大家要更加珍爱我们的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大家应该携起手来把我们这个家园建设好,更有爱,让它更美。(央视记者 孟颖 黄馨)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浓眉28+13詹姆斯24+9 班凯罗25+7+10湖人不敌魔术
广东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五一”假期出行需防范强对流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