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从何而来,它或许有答案→

小刘

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客家”从何而来,它或许有答案→
(图侵删)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

唐水车窑青釉双系壶

它是客家文明与中原文明

紧密相连的铁证

何谓客家人

“客”从何处来

唐水车窑青釉双系壶

釉色青翠娇嫩

釉质温润似玉

有种晶莹剔透的光感

它的存在说明了早在唐代

制瓷工艺已传入粤北

这是客家文明与中原文明

紧密相连的铁证

“客家”不是民族概念

也非地域范畴

是有独特方言、文化的一个汉族民系

属于中原汉族的分支

历史上由于朝代变更或战乱持续

不少人从中原地区

向南进行了数次大型迁徙

聚集在闽、粤、赣连接地区

△现客家聚居地示意图

因迁移史一直是作客他乡的历史

他们逐渐有了“客家人”的名字

因为定居在三省连接地区

迁移至此的汉民

与当地畲族、瑶族等土著居民结合

孕育出了既继承中原汉文化特点

又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水车窑瓷器

有杯、碟、碗、罐等各种形态

可以说,在唐代

客家先民制瓷就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

水车窑瓷器不仅用于唐代百姓日常生活

还沿着海上丝绸之路

外销至东南亚各国和西非地区

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打捞的

唐代沉船“黑石号”上

就出水了100多件水车窑青瓷

和水车窑瓷器的脚步一样

客家人也从未停止向外探索

古代历史上客家人经历过5次大迁徙

南宋末年以来

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

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

将他乡变为故乡

现在客家后裔

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因此也有这样的说法

“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客家人勤劳节俭、吃苦耐劳的生活观念

讲究人情、念祖重亲的处世理念

也传到世界各处

“亻厓(ngái)系客家人”

广东梅州被称为“世界客都”

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

所以现在的客家话

也以梅州话为标准音

△中国客家博物馆入口处

“亻厓系客家人”

(客家话:我是客家人)

是他们共同的语言

客家童谣《月光光》00:44来自央视新闻

客家的方言发音Hakka

更是以每个客家人为传播载体

传遍世界各地

现在已经是一个被普遍使用的英文单词

中国客家博物馆

是国内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民系

文化渊源与发展的综合性博物馆

这里已经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一张名片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杨瑾 视觉丨朱灵萌

技术丨蔡子旭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帅钟琴

微信编辑丨李娟

特别鸣谢丨中国客家博物馆 总台广东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责任编辑:贾宏伟

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犀池社区二组升级为中风险区域

央视网评成都49中学生坠亡:舆情回应不应遮遮掩掩

遇见你丨跨越1200公里的“接力” 她说“温暖,需要传递”

肥城一市民轻信套路 被“消防队长”诈骗16万元

惠企惠民!陕西省西安市汉唐公证处“不动产公证标准化智慧平台”正式上线

A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光伏概念持续活跃

1400多家企业已签约!第六届进博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举办

女公交司机驾车过3个鸡蛋完好无损

树牢“三个理念” 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跨省通办”后首个七夕,多个省份结婚登记量同比上涨

租金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价90% 济南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管理办法

又到“弯道超车”之时?别让培训班挤走孩子的寒假

“客家”从何而来,它或许有答案→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企业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