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 7月5日德州市中医院开始集中贴敷

小刘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日讯 “三伏贴”又称“天灸”、“三伏灸”,因适应症广、疗效神奇、费用低廉等特点备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德州市中医院开展“三伏贴”治疗已有10余年历史,是德州市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的权威机构。德州市中医院近二十名中医专家对伏贴治疗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传承传统疗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药物研制、贴敷方法、穴位选择、时间要求等方面均有独特的研究,这些诸多与众不同也正是获取“三伏贴”高效的秘诀。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今年我院继续向社会大众推出冬病夏治“三伏贴”特色伏贴疗法。

冬病夏治三伏贴 7月5日德州市中医院开始集中贴敷
(图侵删)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因在每年的三伏天贴敷治疗而得名。三伏贴是我国传统中医药领域中的一种特色疗法,根据“冬病夏治”中医理论,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相应理念,借助夏季气温高,阳气旺盛,人体肌肤腠理开泄的天机,选用具有温经通络,益气助阳的药物,贴敷到人体特定的穴位,通过温经通络、调理脏腑发挥平衡阴阳、畅通气血的功能,从而起到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目的。

贴敷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稳定期)、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慢性咽炎、慢性顽固性咳嗽、体虚易感冒者。

消化系统疾病:

虚寒性腹泻、胃脘痛、肠炎、腹痛。

内分泌科疾病:

糖尿病患者有肢麻,肢冷,蚁行感,烧灼感等症状,以及胃肠功能紊乱,尿频,颈肩腰腿疼痛等症状;甲状腺疾病患者出现怕冷、疲倦、手足肿胀感、记忆力下降、心率慢、女性月经紊乱等症状均可使用。

儿科疾病:

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咳嗽、厌食、遗尿、腹泻及体虚易感冒者。

妇科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慢性虚寒型盆腔炎,宫寒不孕,乳腺增生,产后身痛等。

骨科疾病: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脊椎病、增生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痛风、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等。

皮肤科疾病:

冻疮、冬季皮肤瘙痒症、雷诺氏病、鹅掌风、神经性皮炎等。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群体,有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

集中贴敷时间、地点

◎集中贴敷时间:

7月5日(本周五)医院将组织科室集中贴敷,欢迎您的参与!

◎集中贴敷地点:

1.东院区(天衢东路1165号)门诊楼一楼大厅

电话:7905088

2.西院区(东方红西路461号)门诊楼一楼大厅

电话:7905206

3.国医馆(湖滨中大道1101号,湖滨北路与共青团路路口东北角)

电话:2660261

4.颐享门诊(天衢新区长河大道1297号宝林颐享国际一楼)

电话:15253426268

三伏贴贴敷时间

根据农历和气温变化,2024年三伏贴贴敷时间如下:

伏前加强:2024年7月5日-7月7日

初伏:2024年7月15日-7月17日

中伏:2024年7月25日-7月27日

中伏加强:2024年8月4日-8月6日

末伏:2024年8月14日-8月16日

在此期间,市民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贴敷时间。

贴敷注意事项

1.在治疗期间应慎食肥甘煎炸之物和生冷刺激性食物;禁食海鲜及鸡、鸭、鹅、牛肉、花生等易发物,以免加重皮损炎性反应或影响治疗效果。

2.贴药当天不宜冲冷水澡;疮面没有愈合前尽量避免洗澡,以防感染。

3.贴药后发疱处理:贴药后皮肤起水疱,是药物发挥作用的正常现象,皮肤起疱的病人疗效会更好,不必紧张。这时应注意保护好创面,不要搔抓,避免抓破引起感染。小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空针刺破抽液,外涂碘伏,避免覆盖患处,宜暴露干燥,必要时可到医院处理疮面。

4.要以患者的耐受度为准,贴敷患处出现皮肤红润、灼热感时可取下药膏,用湿软毛巾擦干净。贴药时间一般成人1—2小时,小儿0.5—1小时。

附相关科室贴敷地点

闪电新闻记者 周树茂 通讯员 刘珊珊 报道

金砖国家强调全球南方为塑造多极世界发挥关键作用

2024年东营职业学院计划招生5900人

北京海淀新增感染者2例,新增风险点位公布

最美乡村公园摄影展吸睛

94岁北京人艺导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荣颁“七一勋章”:听党的话,献身艺术服务人民

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值得推广

俄副外长:金砖伙伴国新成员国名单将于年底前公布

老兵沈金水:穿插七连敢死队员第三次炸毁水门桥

应涞水县要求,北京跨省公交917快路今起采取区间措施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泰安市举行“全国交通安全日”集中宣传活动

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建设管理中心

中国选手倪悦名孔凡影完成自己第一次超级大回转

冬病夏治三伏贴 7月5日德州市中医院开始集中贴敷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企业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