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面对大学生就业过于求稳,省政协委员周连昆提出建议——(引题)
职业规则前置 引导多方面就业(主题)
钱江晚报记者 陈颖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年轻人就业问题是不少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对此,有政协委员建议,一方面要引导年轻人转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助力青年群体就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保障。
针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考公’”的现状,省政协委员周连昆表示,要充分认识到青年就业问题,这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一个综合性问题。要接纳年轻人多样的就业选择,强化青年就业过程中的服务保障,让更多青年择得业、留得下。
周连昆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从众性和趋同性,“求稳”“考公上岸”成为不少大学生的择业观,相较于一般企业,更偏好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机构,就业弹性持续降低。“这反映出年轻人在职业规划上的心态变化。”周连昆说。
在调研走访了多家高校、企业后,周连昆发现,“有毕业生选择随‘大流’去‘考公’,反映了就业心态过于求稳。也有毕业生觉得,就业岗位跟自己心理上有落差,起薪太低,选择‘慢就业’。”
对此,周连昆认为,要建立符合自己的就业观,“职业规划前置很重要。”
这次省两会,周连昆带来一份助力青年群体高质量就业的提案。周连昆建议,在大学增设职业指导课程,聘请职业指导师、企业人事主管等专家,帮助青年制订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良好的择业观是稳就业的基础,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有所作为。”
“当今社会给年轻人提供了多样的机会,通过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助于年轻人建立符合实际的就业预期,先就业后择业。”周连昆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现在需要创新拓宽就业渠道,比如采取直播带‘岗’等多种新的求职形式。”
“关键在于挖掘更多潜在的就业岗位,拓宽渠道鼓励基层就业实施。”周连昆认为,在多个层面对用工提供政策倾斜,“通过‘城乡社区专项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专项计划,也可以有效衔接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
谈及该如何缓解“慢就业”的问题,周连昆认为,可以继续优化政策,对处于择业期的年轻人,保障他们在更长时间之内,继续享受应届生待遇。
周连昆认为,助力青年就业要“青年优先”。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时期,在教育、工作、居住、医疗方面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苦恼,在这些关键处,也需要人拉一把,为他们降低生活的成本。
来源:钱江晚报
中关村论坛|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政策将制定出台,多地开始筹备未来产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