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惠阳户外劳动者有了“歇脚地”,27个爱心驿站建成
南方+记者 蓝单 通讯员 谢燕玲
环卫工、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是城市的建设者、守护者,在工作过程中,常面临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等问题。解决户外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让他们体面舒心地劳动,以民生温度彰显主题教育深度,惠阳区累计共建工会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27家,初步建成覆盖全区的关爱户外劳动者群体爱心“矩阵”,让他们在工作路上有了“歇脚地”。
快递员正在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内休息。
驿站能充电、能洗澡、可休息
人民三路是惠阳区秋长街道的中心商业区,快递外卖小哥飞驰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时常往返于秋长和淡水两地的极兔速递惠州市秋长网点员工钟荣达,走进设在秋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会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热茶,插上电源给手机充电。“我们经常在外面跑,风吹日晒,累了驿站能给我‘加油’‘充电’。”钟荣达说。
“每天有超过30人次户外劳动者进站休息。”镇隆镇总工会专职副主席李文超介绍,该驿站针对货车、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实际需求,24小时开放,在休息室配备电动座椅、空调、冰箱、饮水机等,还邻近设换洗间,添置洗衣机、洗衣台、烘干机、热水器、保管箱等设施。
据了解,截至目前,惠阳区已建有27家工会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其中省级站点6家,市级站点6家,区级站点15家,年均服务5万人次左右,初步建成覆盖全区关爱户外劳动者群体的爱心“矩阵”。同时,各站点登上高德、百度地图,配备专人负责运维、管理、服务。
因地制宜继续拓展站点服务功能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把驿站建到哪里,服务也延伸到哪里。”惠阳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何桂芳表示,新建、提升和共建的工会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注重实用性,根据不同地点、不同群体的需求,在各地驿站选址布局上遵循“每个镇(街)有覆盖、各领域新业态劳动者均涉及”原则。
据介绍,惠阳区在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便捷服务的同时,不断丰富驿站载体,根据群体需求,开展送清凉、“致敬最美劳动者”职工生日会、“浓情中秋情系职工”中秋灯谜等活动。位于永湖、镇隆的站点还承担着维权帮扶窗口服务、职工普惠服务等多项职责;区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在法律援助、心理服务等方面为职工提供援助和服务。
据介绍,接下来,惠阳区将坚持从新就业形态群体等户外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实际出发,精准化为该群体提供有效服务,发挥实质作用、解决实际问题,并依托现有资源,因地制宜拓展站点服务功能,最大限度方便新就业形态群体等从业人员“直接进入”,把站点打造成为民办实事的服务站、宣传和教育户外劳动者的阵地、全社会奉献爱心及传递正能量的纽带和桥梁。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